2017年版《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方法》教材變化情況 | ||
![]() |
章節 | 變動情況 |
第一章 |
增加: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后評價的定義;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三個階段; “二次污染物”常用術語 |
|
第二章 |
增加:工程分析是項目環境管理的基礎相關內容“4.清潔生產水平分析”內容全變; 源項分析是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的基礎工作之一的相關內容變化 |
|
第三章 |
刪除:需要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的相關內容 增加:三、環境保護目標調查內容 表3-17 常見松散巖石的給水度內容變化 表3-18 松散巖石滲透系數的參考值內容變化 “2.調查方法與內容”相關內容全部變化 “九、地下水水質及評價方法新教材調整變化大 “第六節 生態現狀調查與評價“ 整節內容調整 |
|
第七章 |
刪除:“二、污染源強計算“的內容變化 第四節 污水入滲量計算計算 第六節 地下水環境保護 |
|
十一章 | 刪除:環境容量、環境承載力分析及積累影響評價方法 | |
十二章 | 刪除:清潔生產評述 | |
十三章 | 增加:3.地下水環境監測制度的相關內容 | |
第四至六章; 第八至十章; 第十四至十五章 |
基本無變化 |